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党员每月学习导读(第四期)

文明党建配图

 上海杨浦创业中心党总支办公室

2016年7月29日

 按语: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加强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党总支办公室将每月根据党总支重点工作和党建组织生活要求,结合形势教育,摘编导读内容,供党员学习参考,也欢迎党员提出好建议。

———————————————————————————————————–参考资料

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对于党员干部提高改革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理解统筹的内涵,切实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深刻理解统筹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国外媒体专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肩负着历史重任的领导者,要怎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寥寥数语,既表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也阐明了统筹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有些话听起来朴实无华,但细细品味却举重若轻,其中既有对我国长期以来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也有在此基础上的战略抉择。

统筹意味着一种顶层设计和责任担当。治国理政必然要面对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矛盾和事务,要想保持整体的有序和有效,必须用好统筹这一战略思想。这里的统筹,是指在方向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来运筹谋划,以推动事业发展、顺利实现目标。可以说,统筹已成为现代国家发展必须坚持的方略,也是治国理政中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统筹意味着要有“统率”和“运筹”的能力。一方面,统筹有其特定的层面和范围。一般来说,统筹是一种总体性的顶层设计,需要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另一方面,统筹意味着责任担当。任何权力最终都要与责任相结合。在看到统筹作为权力行使的同时,更要看到其蕴含的责任担当。对我国发展来说,之所以要做到统筹,是因为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及其所形成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必须做好统筹。

 统筹是一种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总是跟全局观紧密相关,没有全局观就不可能有统筹。就像下棋,在行棋中是否有全局观,是显示棋手实力、决定棋局成败的关键。高超的棋艺及其魅力,就产生和展示在立足全局的统筹上。当然,治国理政中的统筹远比下棋要复杂得多,但就其统筹艺术的精妙境界而言,二者有相似之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体现的是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体现的也是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

统筹是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大势的整体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还不高,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登高望远”要求我们不仅站在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度去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要站在全球高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发展变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因为中国发展的影响早已不限于国内,而是与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脚踏实地”要求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既要有胸怀天下的大视野,形成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顶层设计,更要用精准的政策、策略、行动一步一步去贯彻落实顶层设计。

 统筹旨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在治国理政中强调统筹,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统筹不仅要为了人民,还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底气和力量。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有真正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出手有力,“统”得高明、“筹”得有效。

 贯彻落实统筹的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有利于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准确评估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问题和前景,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推进改革。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统筹的实质和目标,看清统筹的分量和意义,进而打开工作的眼界,在错综复杂、剧烈变动的现实面前分清是非得失、辨明前进方向。党员干部把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是基础。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需要党员干部自觉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比如,一说到统筹,有人就习惯性地以为是高度集中权力,决策全凭“自上而下”、政策全是“一刀切”等。这表明,缺乏辩证思维,就无法正确理解统筹,更不可能将其贯彻落实好。其实,将目光投向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在日益多元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领域过度的分散导致许多思想和行动的错位、冲突、混乱乃至迷失。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统筹。同时,还要认识到,统得好是为了放得开,所以统筹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从全局层面把握方向和步骤,协调整体运行。

 把情况搞清楚是前提。做好统筹,首先需要搞清楚情况。这个情况不仅是国内的情况,还包括国际上与我国相关的情况;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某一方面的情况,还包括总体情况;不仅是中心、主流和“正能量”方面的情况,也包括外围、支流和“负能量”方面的情况;不仅是静态的情况,更是与时俱进的情况;等等。实际上,把情况搞清楚是个没有止境的进程,是对实践的长期把握。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练好把情况搞清楚的真功夫。没有这个真功夫,不可能真正统筹好。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方法。这是针对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统筹的方法论要点。这一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和境界,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胆识和智慧。努力掌握运用这样的统筹方法,既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最好锻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如何做好统筹作出了生动示范。比如,深得人心的全面从严治党,就是“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生动体现。党员干部应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掌握这种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狠抓落实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既注重顶层设计,又注重实际运行,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有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狠劲。总之,“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统筹过程中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必须狠抓落实,否则再好的统筹设计都不可能实现。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29日 07 版)

———————————————————————————————————–行业理论

大力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这样的新概念和相应的目标要求,充分表明中央高度重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一、科技及产业变革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群集到来

近现代历史,是科学技术不断从隐性走向显性、从小科学走向大科技、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实践逻辑就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让新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只有少数人发现或发明的事物带入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变革。

1、科技与产业变革中的小革命与大变革的变奏。

科技进步从未间断过,有时在加快,有时在某些地方变得延缓;有时是量变的积累,有时是质变的更迭。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公认的科学革命、三次产业革命,每次较大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之间,又有多次的科学分支或学科的革命、多次技术领域的革命。所以,科技及产业变革是量变与质变交替、小变革积累而成大变革的过程。

以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变革为例,当初研发互联网技术,只是要将工作室内各个独立的电脑连接起来,而连接以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当时各界人士最初的设想。互联网既带来了新产业,又在同传统产业、产品结合当中实现了一次次革命性的颠覆,让电报、信函、传真、长途电话被一个又一个革命性产品替代,让纸媒、店商、出行等业务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被深度改变。而这一切还只是在移动互联网刚刚普及之后,比之更大的物联网时代一旦开始,则将有更大的颠覆性效果。

2、新科技突破总是围绕“根问题”和“前沿线”持续展开。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方法体系是按照创新的逻辑在探索中向前延伸的。科学体系由命题性知识融合而成,它基本上是围绕宇宙演变、物质结构、生命起源、意识本质这四个世界本源性的“根问题”展开探索的。技术体系是指令性知识的汇集,其新知识正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这五大“前沿线”加速展开。这四个科学“根问题”和五大技术“前沿线”将是酝酿颠覆性技术最为可能的创新空间。

3、当下人类正步入颠覆性技术创新群集到来的时代。

受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变革、新知识和方法加速应用、技术与产业跨界发展、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创新、资源和平台共享、颠覆性创新策略普及以及激烈市场竞争等各方合力推动,全球经济正进入大规模、长周期的颠覆性创新群集到来阶段。全球的企业、大学、研发机构以及政府都不得不面临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不管是大小企业、新手老手、新兴市场还是传统市场,大家都在谋划颠覆性技术及相应的创新模式,而能实施还能应付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略正成为当前创新者基本的素质或标配模式。

二、颠覆性技术可孕育未来的战略奇点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加速从以自然世界为生态的环境向以人工世界为生态的环境过渡,其中科技的作用从次要转为主要,正在向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深入发展。

1、技术路径的选择和锁定是历史演进的基本议题。

科技进步不单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科技在与历史的互动中相互提供作用力和资源。历史提供了科技进步所需的信息和边界条件,从而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科技贡献了历史演进所需的知识和方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路径。不论是国家的历史,还是企业的历史,始终是在对技术路径的选择、锁定、解锁、再选择中推进自身发展的。对国家而言,是在选择整个经济、产业的技术路径,这其中带有制度的因素;对企业而言,是在选择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径,包括形成某种产业技术体系。而颠覆性技术和创新恰恰能够体现企业或产业从旧的技术路径中解锁出来,有效地跨入新技术路径上去的一种实践。为此,颠覆性技术创新是绕不开的挑战,更绕不开的是技术路径变化所带来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的系统的调整。

2技术的“定义、使能、赋权”功能正构建全新的赛场和规则。

人工世界是技术的衍生品,同时又是人同自然界连接的桥梁。在当前,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作用得到越来越大的发挥。这种决定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技术的体系化、工具化、人格化三个进程中,另一方面体现在技术的“定义、使能、赋权”三大功能当中。技术“定义”世界——即技术提供了主要维度和内容用以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使能”世界——即技术确定了人工世界及活动体系的激活方式、确定了相应的功能指标和限度;技术“赋权”世界——即技术让各类主体以一定的自由度对人工世界或技术体系进行选择、执行、评估。技术本来是人类创造的东西,现在已然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发展、甚至让人追随其发展的秉性。由此,技术同市场的结合、同政策的结合、同文化的结合,不断地建构全新的竞争空间和博弈场所,其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在其中也得到了放大。

3作为未来“战略奇点”的颠覆性技术受到高度关注。

历史并不是完全按照人们的预见和策略形成的,但人们的预见和策略却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内容。在任何历史进程中,有四个战略基本点对战略谋划和实施甚为关键。这四个基本点就是战略的切入点、增长点(生成点、生长点)、临界点(转折点)和制高点。这四点合一的环节——我们可称之“战略奇点”。“战略奇点”展开的活动,就是人们常说的战略枢纽。“战略奇点”的出现意味着,此点之后,新的历史——或内容或形式——开始了。科技具有创造性破坏的威力,颠覆性技术更是在切入点、增长点、临界点和制高点这四方面都能有所贡献、有所体现,是不断生成“战略奇点”的知识母体。预见颠覆性技术、把握颠覆性技术、促进颠覆性创新对国家或企业把握创新的机遇、应对可能的挑战、引领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意义的举措。

4、颠覆性技术促就科技引领型经济和社会。

纵观历史,每个既定的产业、经济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路径,也有按原有技术更新速度和周期往前推进的持续创新。但这种创新只适合现有的产业领先者强化领先地位,还不能对市场或产业结构直接造成颠覆性改变。而颠覆性技术属于知识或方法驱动的创新,要么源自尚未产业化的新知识、新方法,要么源自当前主流技术尚未注意到的新组合、新模式。所以,颠覆性技术和创新一旦成功,势必产生新的业务板块、酝酿新的市场结构、导入新的技术路径、开辟新的产业方向,将引发现有投资、人才、技术、产业、规则进入“归零”状态。如集装箱的设计形成了新的跨运输方式的标准,重新塑造了物流业和外贸经济模式。颠覆性技术是在促就引领型经济和社会的过程中,彰显当代科学技术对历史的真正价值。

三、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谁抓准和抓住了颠覆性技术,谁就赢得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先机。

1、主动研发颠覆性技术是企业创新生存之道。

主动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数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今天,在众多细分领域大规模颠覆性技术创新群集的今天,“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很多胜者和强者都是主动抓住了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机遇,实现了出色的跨越和转型。苹果公司巧用移动通信技术变轨或断代时产生机遇,迅速从一个电脑和办公设备制造商,转型为电信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商。腾讯为了推动微信的发展,甚至不惜牺牲已有的主打产品QQ来实现面向无线网络通信时代的市场颠覆。

2、主动推动颠覆性创新至关重要。

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从不被主导市场的领先者所看重的边缘、细分或新兴市场开发切入发力,在此站稳后再向主流市场进军,最后战胜先前产业领先者的创新。有了颠覆性技术不等于会自动实现颠覆性创新。这方面典型的事例就是柯达——偌大一个公司却被自己发明的数字摄像技术给颠覆了。还有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如今也雄风不在。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陷于传统的、持续改进式的创新模式,颠覆性技术的革命性效果也会被自然地消解掉。即便拥有好的技术、好的研究能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新兴市场、细分市场有备而来的创新者,企业或产业被颠覆的命运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3、长期坚持才能有机会成为颠覆者。

技术创新充满机遇,有些就是颠覆性的机遇。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创新者,也会奖励坚持到底的创新者。在一个产业发展的长周期内,颠覆性技术和创新的机会肯定不止一次两次。那么做好准备、长期积累,也是把握机会的应有之策。我国的高铁之所以迅速发展并创造了新的世界标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此方面的长期积累和准备。我国的人造金刚石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是如此,曾经跨国企业对其主导技术严防死守、向国内企业封锁;而我国的企业从未放弃,抓住行业关键技术变轨的机遇,一举弯道超车,从而掌握

了技术和市场的主导权;而且新的技术体系还源于跨国企业曾经放弃的技术路线。没有长期的坚持,就不会有这一天。

总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科技引领未来的新潮流下,常态化的创新,一方面要能够实施各类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还能应付各种创新的挑战,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创新。

四、把颠覆性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枢纽

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是一场深刻的技术与制度大变革。主动预见并研发颠覆性技术、积极推动颠覆性创新将为此提供所需要的战略支撑。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与创新强国相适应的创新理念。面对新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应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和升级相应科技观、创新观。超越简单以“新颖性”或“国内首次”、“拥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人无我有”等取向作为科研和创新的导引,从建设创新强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出发,面向新科技和产业变革、面向转型发展的需求,提升创新者的胆识和思想境界,让广大创新创业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让更多富有号召力、冲击力、穿透力的创新理念成为引领未来的思想原动力。

二是积极谋划非对称策略,通过颠覆性技术开辟新市场,引领新产业。经济上的非对称战略是指充分利用市场、政策、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充分把握科技创新、产业整合的规律,在转变和竞争中加速形成产业链和创新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其中部分利用了非对称策略;产业集群、双创集聚也是部分利用了非对称思维。颠覆性技术与非对称战略可以形成互补性、互动性较强的组合,这也是技术创新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组合融合,可以较好地发挥颠覆性技术的革命性、引领性作用,加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并对转型发展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是促进新技术与传统市场融合发展,以颠覆性创新再造内容更为丰富的业态。成熟的产业总会不断地细分出新的市场,这是新技术与传统市场融合发展的良机。颠覆性创新会让产品或市场更加多元、更为丰富,会更好地对应民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当下就是需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清洁制造+”等新科技与传统行业的对接、融合,让丰富的创新产品与服务、丰富的业态使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更直接的获得感。

四是将总体协同、包容与产业上局部切换、颠覆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良好和谐的创新生态。我国有着行业体系齐全、产业谱系丰富的巨大优势,可以兼容并蓄多种类型的创新模式。为此,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既要促进整体协同、体现包容的创新发展,又要鼓励在局部产业领域实施较大的技术变革、系统切换和市场颠覆。这既要积极谋划好产能退出以及结构调整优化策略,同时还需要在加快调整的某些产业领域,应有意识地把颠覆性技术和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抓手,做好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的协同推进。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2016年第14期)

———————————————————————————————————–新闻特稿

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最近,“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而不是停留于盲目乐观或意气用事上,就需要拓宽视阈、厘清思路,特别是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我们可以从近期威胁、远期威胁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为思考人工智能问题提供一种视角。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一点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已表现得相当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正在用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已经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因为被工业人工智能取代而大批失业,当然不是社会之福。“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一次也许并非如此:大批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陆续失业,如果到达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近期威胁的另一个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近来,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和伊隆·马斯克等人共同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要警惕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产生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这一方面是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从根本上说也绝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一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中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的人士,经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来安慰公众,但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人造的东西不可能超过人”“可以为人工智能设立道德标准”之类的信念也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在发展人工智能时,我们对这一威胁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最为人知的是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但他另一个更重要的观点却少有人注意: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是:“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由于极度单调无趣,或者说得更玄一点,失去了生存的意志,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这里排除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人工智能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为人类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但是,结果会如何呢?正如有的媒体所说的:“未来机器人,也许能胜任任何工作”。如果“任何工作”都让人工智能承担,人类是不是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呢?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少时间,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将变得毫无意义,这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威胁。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要从最坏处做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认识到人工智能有近期、远期和终极三重威胁,要求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时必须慎重,不应盲目。树立底线思维,正是为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人工智能发展上首先要做好风险管控,这样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才是人类之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7月29日第七版)

follow:

Hot News

通知公告

Subscrib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