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谢吉华:宽容失败,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涌动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多年来杨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资本运作,创新服务及管理形式,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创新创业系列服务。目前杨创旗下已设有10家科技园区、9家职能子公司,近百万平米科技园区,3000余家企业资源,已形成较完整的集团化管理体系。以下内容为魔都韬客对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的采访实录:

谢吉华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以下为采访内容,部分删减: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城市精神。您对这十六个字有何理解?

谢: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李强书记也提出了上海的四个品牌的建设,特别是这十六个字的城市精神我觉得首先彰显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的文化特色就是全球化的,上海在它成立的那天起它的自然禀赋就是国际化的城市,所以也就意味着上海从一开始就承担了这样的责任,面向世界,能够汇聚全球的最新的思想文化技术,带给中国人民并且造福中国人民。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窗口,通过上海这个窗口来展现中华的文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所以这十六个字彰显了上海的文化特征,也彰显了这样的一种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及在海纳百川的整个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那就是能够立足于上海、面向世界,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全国。

分享下您在上海奋斗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或对您影响最大的个人记忆。

谢:我觉得在我差不多要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影响是深远的,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当时立志要学经济,因为党的重心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所以我当时高考所有的志愿都报考的经济系,希望能够去学到经济知识。特别有幸的是四十年来,从自己的学习开始,到自己的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我们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还会不断地壮大。我觉得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我过去工作的十八年当中,我参与了上海的区域的变革和升华。我在杨浦区工作,杨浦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末的时候,曾经是上海的工业大区。当时上海占我们国家的工业产值的八分之一,杨浦占整个上海的四分之一,所以它名副其实的是一个工业大区。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上海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做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升级,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就面临了这样的阵痛,就是传统的工业转移以后,上海新兴产业的形成,用什么样的东西能够使上海跨越一个台阶,能够变得更加强大。从一个工业大区,上海在向第三产业发展,向一个金融中心发展,向一个科技中心发展的过程中,它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它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所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杨浦经历了一场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的历程,我觉得我有幸参与到这样的历程当中。时任的杨浦区委书记杜家毫现在是湖南省委书记,他当时提出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三区联动。因为校区和社区原来就有的,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校区和社区联动起来,进而能够推动“工业杨浦”的转变,那就是园区,科技园区。所以在九十年代末,我所在的单位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诞生了,我们当时是开创了先河。九七年时,我们是全国第一个在大学旁边建的孵化器,所以它也是参与了杨浦三区联动中的最早的先行者。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和杨浦的各个机构、各个大学和社区一起努力,完成了这样的一种转变,今天的杨浦已经成为全国双创的示范城区,也是上海创新创业的高地。

对于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社会上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大学生在创业时或许欠缺社会经验,做事略显青涩,您是怎样看待的?是什么样的初心让您支持大学生创业?

谢:事物有两面性,经验确实是需要的,但是有很多时候经验是束缚了人的创新的。我更认为今天我们对学生创业不要去苛求Ta们有多大的经验,而是能够去保护和激励他们的那种激情和热情,因为其实创新是需要激情的,如果没有激情是很难创新的。所以你会发现年纪大的人创新动力是越来越弱的,实际上随着Ta社会阅历的增长,会在心里不断做否定,更多的是自己禁锢自己。但是青年人没有,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什么呢,Ta不知道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敢于去尝试。而且创新是什么,是需要你用这种勇气去担当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最需要打造的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什么?它最标志性的一件事,是对失败的宽容,而不是追求多大的成功率。在我们整个创新事业的过程中一直会被提问的一个问题,你们会有多大的成功率?有多少人成功了?你们所创办的创业苗圃有多少比率能够成为公司?等等……这恰恰说明我们创新创业的环境还不够好,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是单纯的追求成功率,而是能够对失败宽容。每一次失败实际上是青年们下一次进步的台阶,所以我是觉得宽容失败是整个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双创的文化。

您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遭遇过哪些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谢:我是一个科技服务工作者,怎么样让这样的公益事业(因为孵化器是帮助创业者,服务创业者)能够推动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这样的事业在中国起步的时候,都是事业单位来承担的,从杨浦创业中心来说,我们去做了一个很大的改革尝试,我们用企业化的形式来运作,因为我们服务的群体很特殊,它是对创新和创业产生巨大推动力和巨大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帮助和服务我们受众的时候,其实是创造了巨大的机会。我们尝试用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去能够承载这样的一种机会,进而能够让我们也变得强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去践行这样的理念,那就是我们是公益型的,公益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功利的机会,这些机会使我们可以不断地去增强公益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帮助很多青年创业者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帮助他们长大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成长。对我来讲最难的事情是,我们要去开创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也就是把一个公益事业通过经营来把它做大。这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和探索,在过去的杨浦科创中心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跟创业者一起成长进步。我们从一个6000平方米的旧厂房,到今天我们在杨浦已经拥有15万平方米的基地和100万平方米的科技园区,我觉得这样的成长进步其实对我们来说是摸索的过程。它得克服很多困难,比如资金的困难。对我们来说,我们不是房产开发商,所以我们是需要不断地持有这些物业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机会,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而这样的服务能力是能够让我们获取收益并且能够回馈给创业者的。对我们来说更难的一件事是在创业者成长的过程中,Ta们需要钱,而考验我们的是,我们驾驭资本的能力是什么。所以在过去的那么多年中,我们努力地培养自己对资本的认识、对资本的驾驭,因为这是创业者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成长壮大的武器。

您有什么样的个人信仰和信条?

谢:对我来说,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是跟青年人在一起的,我大学毕业以后就成为了一位团干部,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工作,这对我一生是影响深远的。我十一年的青春年华都跟共青团在一起,跟青年人在一起。现在我从事的工作恰恰是我信仰的延续,就是我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年人,在不同的岗位上,特别是在创新创业的岗位上实现他们的梦想。我想这是我的个人信仰,能够和他们一起成长和进步。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身上充满着创新的活力,充满激情,我想服务于他们,既是对他们的帮助,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激情,能够让自己保持一份年轻的心态。

面向未来,贵公司会怎样用全新的创造力,重塑十六字城市精神?

谢:十八大报告给我们提示了一个事就是科技创新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主旋律,十九大总书记告诉我们中国开始进入了新时代,在我心目中新时代是什么,就是七八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的新时代是中国通过自己的创新来不断成为强国的过程。我认为的新时代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列,能够对全人类对世界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觉得如果要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要打造新的平台,来服务于科技创新,而所谓的新的平台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它们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关系。所以打造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的体系,建立新的流程,形成新的平台,是我们未来的责任。这是我们科技创新的必经之路,我们科技创新的源头怎么和产业化的结合,这是一个科技服务者的责任。所以我将带领我们的公司去践行一条新的路,那就是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之路,为此我们想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的工作,上海是一个枢纽性的城市,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它的责任意味着我们在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得立足于全球,能够把全球的创新资源汇聚到上海,能够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全国。我想全球化的科技创新资源的截取能力是未来对我们工作的考验,我将带领我们的团队做全球化的布局,并且能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第二个我是觉得我们要去建设一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功能性平台,这也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整个过程当中的十八个功能性平台之一,那就是上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功能平台,这个功能平台的目的是让所有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构、个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它是一个平台,让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帮助和支持,并且我们能够形成撮合。所以我们会改制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原来是个事业单位,目前我们已经在着手改制上海技术交易所,我们会把它改成上海技术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它承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交易功能,进而能够体现上海这样枢纽性的功能。第三,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整个做的过程中,需要科技金融的突破和创新。科技型的企业是需要资本的,科技创新的项目也需要资本的支持。我们怎么把资本来对接项目的源头,来对接产业化,这是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的。

follow:

Hot News

通知公告

Subscrib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